“5G+工业互联网”四大应用场景
随着新型基础设施建设加速推进,作为其主要领域的5G和工业互联网备受关注、持续升温。
5G是新一代移动通信技术,不仅可以带来良好的移动互联网体验,还将成为智能制造、智能医疗、智能政务、智慧城市以及自动驾驶等领域的关键支撑技术;工业互联网平台则是代表了新一代信息技术与制造业深度融合创新大方向的顶级生态系统,既包括生产设备、材料和产品等硬件领域,也包括各种管理软件、数据和服务领域。
5G开启万物互联的数字化新时代,工业互联网是5G最主要的应用场景,“5G+工业互联网”将是产业融合的重要方向,可进一步促进各生产要素间的高效协同,助力企业实现数字化转型升级。
传统工业时代,生产设备、原材料和能源是工业生产的三个基本要素。传统制造业的发展历史,其实就是企业利用生产设备、原材料和能源进行物质生产的历史,每一次生产设备、原材料和能源领域的技术革命都催生了生产方式的变革和生产力的飞跃。
但是,近年来,随着物联网、移动互联网、云计算、大数据等新一代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越来越多的生产设备及零部件以无线方式实现了与互联网或其他终端设备之间的互联,由此衍生出工业互联网。
随着信息技术与制造业日益深度融合,工业生产朝向数字化转型升级的趋势愈发明显,数字化的知识和信息数据已成为企业的关键生产要素(如图1所示)。
5G可支持每平方公里内百万级别“物”的连接,并提供工业级的可靠性和实时性,这些能力使得5G能够成为支撑工业互联网战略顺利实施的关键基础设施。正是这种“大规模连接”能力的升级,才使得生产资源、信息数据、物品物料、生产设备和员工能够全面实现互通互联。
未来,通过全面的互通互联,云计算、大数据和区块链等新技术将与自动化技术结合,使得生产工序实现纵向集成,设备与设备之间、员工与设备之间的协同合作将整个工厂内部全部连接起来,可以相互之间发出请求并及时响应,还可以调整利用资源的多少及产品的生产率,开展个性化的柔性生产。
工业互联网时代,企业必须确保基本生产工序与物品物料和设备之间的互联互通,以感知实时决策所需的各项数据。
一方面,传感器遍布企业的各个生产设备之中,系统可不断从各个流程感知数据,确保数据实时更新;另一方面,通过整合来自企业运营系统(ERP等)、业务系统(MES等)以及供应商和客户的数据,可全面、动态、实时地掌控供应链上下游各个环节的所有流程,从而提高企业供应链网络的整体效率。
工业互联网中,在设备/产线原有的自动化控制功能基础上,通过附加“感知”这一新功能,即可实现生产安全和产品生命周期管理等智能化指标要求。
这些附加于生产设备的“感知”功能指通过为设备/产线配置众多物联网传感器或5G无线网络通信模块,将所感知的信息数据通过无线网络传输到工业互联网平台背后的数据中心或智能计算中心,再通过大数据分析,实现智能决策,使得设备/产线具有可视化、可控化、自动化和自我优化等功能,从而实现设备/产线的智能化,形成感知式的管理生产过程(如图2所示)。
通过感知数据,再经过对大数据的挖掘分析,未来的生产过程可实现高可靠性、高稳定性运转,每个生产环节清晰可见,最大限度地降低人工干预,使整个企业有序高效地自动运营。
形成感知式管理生产过程之后,企业可以实时掌握生产资源状况;同时随着产品全生命周期管理系统与生产调度系统的优化,原材料使用和能源消耗也会更加节约,从而进一步促进企业降本增效。
通过感知,企业可以识别生产过程的各种异常情况,监控生产安全,及时进行设备维修、储备并补充库存、发现并提前解决质量问题;通过感知,企业能够基于历史数据与实时采集数据的对比分析,预测产量和销量,从而提高生产效率、产品产量与质量,及时调整生产调度和供销存体系,同时预防生产安全等问题。
温馨提示:内容仅供信息传播,供参考.
来源:亿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