能效管理龙头企业再进化,施耐德电气构建新数字生态竞争力

随着电能使用的进一步普及,能效管理成为整个社会发展的重要命题。基于电气产品起家的施耐德电气,依靠自身的能效管理经验和强大的朋友圈,将技术和产品锚定未来,构建面向能效管理数字化发展方向的生态体系。

一、数字化、低碳化、分散化带来能效管理的巨大潜在市场

低碳、高效是目前全球能源变革的时代背景。根据BP的测算,2016年全球碳排放量是32.9Gt,全球能源变革的目标是到2040年碳排放量减少50%,在全球节能环保和新型能源理念的逐步渗透下,行业对电能的需求和电能管理的需求在不断升级。

根据IEA的预测,在可持续发展的假设下,2019年至2070年之间,最终能源消费量中石油和天然气需求降幅将超过70%,而电力消耗量增长将最大,到2070年将增加1倍以上。

在全球能源结构性调整过程中,如何更好地匹配新型能源发展的管理技术也将成为重要的行业命题。

目前全球能源的运行效率仍然较低,根据IEA的报告显示,2019年全球最终能源消耗主要来自于工业、交通和楼宇,各自占比约在30%,但全球楼宇82%、工业50%的能效潜力均未被开发。

除此之外,电气安全、运维效率等问题也在催生行业进一步变革,目前在工业及商业领域,每年由于电力中断而造成的经济损失高达100亿欧元;而电气运维人员年均减少5.7%,但过去三年配电资产数量年均增加8.9%。

对中国市场来说,能效管理显得更加重要。中国仍然是全球范围内能耗较高的国家,根据绿色创新发展中心编写的《2019能源数据》显示,2018年世界平均单位GDP能耗为233.4 tce/百万美元,中国这一数值为347.6,是德国、英国的3倍,是美国的2倍。

基于此,中国语境下的数字化进程需要快速进入深水区——从简单的设备数字化、流程数字化逐步发展成管理数字化。

施耐德电气副总裁,数字能效业务中国区负责人张宗明在接受采访时表示:“未来能效管理的趋势是四维融合,第一维是能源与自动化的融合,第二维是从设计建造到运维全生命周期的融合,第三维是从现场端到远端、云端架构的融合,第四维是从企业级到集团级的融合”。

更深度、更长周期、更敏捷灵活的数字化方案是下一步能效管理的关键。

二、施耐德电气数字能效管理的进阶

在能效管理市场里,工业、交通和楼宇是能源消耗大户,也一直是行业重点关注的对象,而在中国新基建政策推动下,以数据中心为代表的新型基建市场也在释放较大的能效管理需求。

作为深耕楼宇领域多年的专家,楼宇市场一直是施耐德电气面对的四大市场之一,目前约45%的解决方案面向楼宇。

除此之外,制造业、数据中心、医院也成为施耐德电气重点布局的市场范围。

从1987年进入中国市场,30余年的本土化布局使得施耐德电气拥有了强大的本地实力,包括面向家居、楼宇、数据中心、工业、基础设施和城市等领域,覆盖全生命周期的能源与自动化服务能力。

进入数字化时代,施耐德电气凭借其创新的数字化技术,可提供融合能源技术、自动化技术、软件及服务的整体解决方案,帮助用户提高效率、实现可持续发展——施耐德电气2017年推出EcoStruxure数字化平台,强化IT与OT技术的融合,并依托这一架构在数字化领域保持快节奏的迭代模式,不断推出新的数字化产品、技术、服务和解决方案。

目前依托中低压一体化及强弱电一体化的协同,施耐德电气在数字能效领域的数字化方案,主要在三个层面进行创新升级。

首先是构建互联互通的产品,通过预制连接,简约部署,加速数字化覆盖。

如数字基因新设备为新一代BlokSeT,Okken ,PrismaSeT 预智成套设备,包含无线传感器、网关、站控专家、千里眼运维四大基因设备,从设计、建造到部署、使用过程进行全生命周期数字化管理,提高用电可靠性和配电系统的运维效率。

其次是加强云边协同,如EBO 3.2楼宇运营管理软件、PME/PSO电能管理软件、POI站控专家、全新升级的FE千里眼运维专家等。通过打造边缘融合的新型架构,以及结合AI和BI技术构建更强大的平台能力。

最后是加强应用、分析和服务,结合包括EcoStruxure Building Advisor云能效顾问,EcoStruxure Power Advisor电力顾问等专家级应用,形成对能耗历史数据和实时数据的深入比对,为决策提供更科学依据,助力做到更主动的能源管理和针对能效改善更合理的设计和改造,最终达到洞悉全局、全景营维的效果。

施耐德电气基于现有的服务体系已帮助客户实现多方位的价值:最高节约85%能耗,平均节约30%成本;提高60%生产力,提高50%的设备可靠性,高达25%的生产场所安全性;50%的碳足迹减少。

张宗明在接受采访时详细介绍了江苏溧阳市人民医院的项目,“施耐德电气提供EcoStruxure智能配电解决方案,对庞大复杂的供配电系统进行智能化管理。疫情期间,借助千里眼资产顾问和专家远程运维托管服务,医院在运营阶段平均能源成本节省28%,设备可靠性提升22%,维护成本优化28%,有效减少了现场接触,同时又保障了用电安全。”

三、技术经验、本土化、朋友圈构筑施耐德电气重要壁垒

当我们在谈论数字化时,不能简单地从技术的角度评判,先进的技术融入流程、融入管理才是数字化转型的难点。

对于能效管理领域来说也是一样,技术+经验将构成施耐德电气的第一层重要壁垒。

首先,在全球范围内,施耐德电气在中低压配电、关键电源领域都处在行业的龙头,并且也是行业内唯一把数字能效单独以一个事业群来运营的服务商,这使得施耐德电气拥有全球能效管理的“经验库”,这些Know-how将成为重要的数字化服务土壤。

其次,施耐德电气每年将5%的营收投入用于研发。依托EcoStruxure架构与平台不断推出新的数字化产品、技术、服务和解决方案。

自1999年建立本土研发团队以来,中国已经成为施耐德电气全球四大研发基地之一。中国研发中心拥有1400余名研发工程师、超过1500 项专利,具备世界级的研发能力,并在部分业务领域发挥统筹全球的角色。

除此之外,施耐德电气中国区供应链的本地化程度达到90%以上。绝大部分产品的零部件采购、生产都在本地进行,并拥有充分的本地自主决策权。

本土的研发、供应链再加上本土的经验,这是施耐德电气在中国市场的本土化优势。

而在问及“如何更好地服务不同领域、不同类型客户的需求”时,张宗明提到:“需要把施耐德电气的技术体系分成两部分来看,一部分是通用集成部分,这一部分需要基于中低压一体化及强弱电一体化,打造坚固的顶层设计,如动态负载、分布式部署等;而定制化部分则需要通过朋友圈来完成”。

朋友圈是施耐德电气本土化战略的重要部分。EcoXpert计划是施耐德电气为构建智能配电数字生态所打造的合作伙伴能力培养计划,目前,该计划正在全球30多个国家和地区进行推广,包括65万合作伙伴与供应商、2万+系统开发人员和集成商。

目前,施耐德电气中国“本土化朋友圈”既包括客户、供应商、分销商传统伙伴,也包括高校、创业公司、外国商会、行业协会、标准化协会等机构,同时也包含初创公司、云解决方案联盟等数字伙伴,已形成多层次多格局的生态圈联盟。

对朋友圈里的合作伙伴来说,施耐德电气从技术方案、集成调试、安装施工以及服务维保等节点帮助合作伙伴构建全生命周期的服务能力,极强地赋能合作方自身的服务迭代。

因此,技术经验、本土化、朋友圈构成施耐德电气中国在能效管理领域的增长闭环,是未来施耐德电气在数字能源时代的重要壁垒。

温馨提示:内容仅供信息传播,供参考.

来源:亿欧

     
上一篇  年产13亿颗芯片的新三板IC设计小巨头还有哪些“债”要还?  
下一篇  同比增长22.9%!老板电器在连跌2个月后迎来转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