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字转型、赛道升级”是“生活家居”

 首先要放弃幻想。

处在4万亿大市场中,谁想切开100亿,那是难以想象的困难。
由于市场红利带来的暴涨,十多年来的家装企业,都享受过这种推背感。但在动态的商业社会中,没有什么东西是一成不变的,更没有红利的长存可言,惟一不变的就是变化,不确定性就是必然。
说到改变,我们似乎总在说,“时代变了,用户变了”,但是这种“改变”的背后,究竟是因为用户体验的痛点还没有解决,还是因为家装企业运营能力上的某些不足之处需要弥补?与其说家装行业好魔幻,不如说大家对舒适区的执着。
选择踩刹车。
不管行业如何变化,经营企业的底盘必须稳固。
说起“底盘”,不少家装公司的老板都开始意识到它的重要性。十年来,从成都到全国25个城市,服务着近25万业主的生活家居,其负责人白杰对此体会最为深刻。
由于踩在市场红利和整装模式红利上,2010年成立的生活家家居在首个5年内就实现了高速增长,业绩一年翻一番,很快就因迅速崛起而收获佳绩,迅速跻身20亿规模的家装公司。
但自2016年以来,白杰认识到,市场红利、模式红利逐渐消失,市场逐渐进入存量博弈,竞争远比增量时代惨烈得多,相对于跑马圈地而言,更高质量的运营和能力显得尤为重要,大概从2017年起,生活家居就主动做了“踩刹车”的选择。
由规模扩张到精耕细作,大力投入基础设施建设。
“家居生活”创建至今,5年来习惯上被称为一个阶段,内部称为“五年计划”,每个阶段的重点不同,并一直延续到现在。
2011年至2015年,第一个五年计划,这一阶段主要是以快速扩张为主的,升维冲击,经历了野蛮增长,规模效应探索。家居家居的整装模式得到了市场的认可和用户的认可。
在第二个五年计划之前,即2016-2020年。为使企业内部运作更加高效,客户体验更加完善,提高客户满意度,在持续扩张与精耕细作之间,选择主动踩刹车,不再过分追求规模增长,工作重心开始转变,服务于每一位客户的同时,组织能力、供应链、数字化、产业工人四大基础设施成为公司的重点投入。
自2021年起,在“生活家居”第三个五年计划(三五)启动后,围绕“三五”计划的战略规划逐渐浮出水面,“数字化转型、赛道升级”成为未来5年的重要关键词。特别是数字化,贯穿于居住型住宅的发展内核与转型方向,目前已演化到3.0阶段。
就节拍而言,生活家居的两个最新的“五年计划”,可以概括为:由平行向纵深,由表及里。特别是近几年不断修炼内功,夯实用户体验,提升运营品质。
生命家园提前抓住了一个关键点,建立了一个以客户为中心的数字化系统,四大基础设施的长期坚实投入,可以更好地帮助企业打下更好的发展根基,整个组织可以达到最佳的运作效率,站在消费者的角度思考问题,可以支撑公司走向更大的规模,随着前进的车轮越转越快,用户体验与销售规模逐渐成正比。
站在一个健康、可持续的角度来看,装企希望获得更大的发展,对前期基础能力的投入建设,永远都无法绕开,该走的路一步也不会少。
三五开场不抄近道,剑指“百亿”
白先生认识到,企业由大变强,实现高质量发展的第二增长曲线,数字化也是必不可少的,数字化也将成为企业在新的发展阶段下的能力比拼的重要指标。
道是直的,路是弯的。观念与实践之间仍缺乏一条“章法”。无论是数字工业,还是组织能力,背后都是一项极其庞大和复杂的工程,需要长期的投入,行业长期停留在农业文明时代,没有真正的应用对象,也没有几个装企愿意持续地在这些方面进行大量投入,因为短期看不见效果,长期来看难以评估。作为一家独大的企业,生活家居愿意在数字化方面下功夫。
为坚定地向数字化装企转型,生活家居组建了一支百人研发团队,全力深入数字化,将「所有业务都数据化」,不论是前端的数字化营销、流量、设计、施工、交付,还是后端的数字化供需链、财务、人力、绩效,都要进行深度变革。这个系列行动的深层价值在于,企业内部良性循环健康发展,经营效率、成本将会提高,用户体验也会提高。
白杰认为,经过前几年的投入,中台实力、组织能力得到了很大提升,更好的辅助企业发展,支撑未来的布局,扩张会更有底气,2021年将设定收入增长50%以上的目标,以及新一轮的扩张,也将尝试去扩展局部市场和低端市场。
与之前的扩张相比,三五成群的扩张节奏是稳扎稳打,过去10年在产品、交付、数字化管理、用户体验等方面都有了很大的提升,已经具备了扩张的能力。
不要抄近道,这是正道。无基础设施,撑不起一定量的整装模式规模,撑不起跨地区的整装企业管理。数字技术和组织方式对每个业务都有很高的显著性,实现了人、货、场的重构,不因时空地域的变化而造成管理上的盲区,各分支机构的经营主体处于相同的经营状态。
生存于家庭的“长远主义”
家居是传统的服务重地。但是到了2015-2016年,却被很多人一次次包装成风口进场、贴上互联网的标签。假如我们去复盘互联网家装风口,绝大多数企业都没有做好,甚至连活几年都不可能。
其中最主要的原因是,企业发展根基不稳,过早地选择了扩张,而忽略了行业发展的本质是质量交付,管理能力跟不上,人才密度低再加上组织能力的不足,企业间恶性竞争激烈,短短的1-2年时间,大量互联网企业迅速被打回原形,被淘汰出局,大量的血与泪,给行业留下了惨痛的教训。
大批装饰业人员离场,让更多的人对家装业产生敬畏之心,要解决传统家装业的痛点和顽症,就必须通过技术手段进行深度改造。“数字已成为行业共识”,离开数字赋能,谈规模扩张、效率提升、用户体验,是不够的。
假如将装企的底层能力比作天平的话。数字存在于其中一个方面,趋势很明显,组织管理能力,一定是天平的另一个方面,两者缺一不可。
“生活家居”在整装领域一直深耕,至今已有10年,奠定了良好的行业地位和影响力,成绩的背后是其在数字化、组织能力、供应链、产业工人等几个方面的持续投入。
无论是对于企业本身,还是对于整个行业来说,都是真正有价值的,做困难而又正确的事情,需要足够的勇气和决心,最终沉淀出来的是一种全新的商业过程重构,它是长远主义的价值体现,值得整个行业学习,也是推动行业进步的动力。“数字转型、赛道升级”是“生活家居”在“三五计划”中提出的,有前两个五年规划的积累,也为下一个五年赋予了新的发展动力。
细究整个行业的数字化进程,大致可以发现其中的逻辑,已经在上半场的前端进行了展示,下半场的落地实施逐步深入,这才是核心。对于装企来说,它们之间的比拼在于谁对技术应用的理解更深,谁用数字化来武装组织,谁的业务流程更细,谁的用户体验更好,满意度更高,谁的生存机会更大,装企之间的能力值正在逐渐缩小差距。此时,生活家居已经跑出了自己的竞争优势。
“遗传学”和“基础颜色”
阳光照在屋顶上,雨天好安身。回顾生命家居过去对基础设施的投入,无异于一次正确的决策,数字化转型与敏捷的组织能力,已成为生命家居的两大战略支撑点,抢占了竞争高地,时间积累下的先发优势,已成为企业发展的“基因”与“底色”,这种长期性的策略,使生命家居在三五计划中的百亿目标有了更大的想象空间,未来有机会实现弯道超车甚至引领行业发展。
“生活家”一直在构建的是,如何为消费者提供涵盖顶层全案设计、进口品质、智慧建造的一站式、全生命周期服务的更优质的居家生活空间。这也是整装业走向的发展趋势,整装市场的交叉将会越来越多,而围绕整装业的PK战必然会更加激烈,只不过。

温馨提示:内容仅供信息传播,供参考.

来源:亿欧

     
上一篇  人力资源数字化转型通过七种场景不断落地  
下一篇  五大家提出智能解决方案,全面提高家庭舒适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