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能门锁的前景令人担忧

 作为智能家居中窗式级门和用户追求智能生活的向导,智能门锁在人们的心目中十分流行。智能化门锁的发展似乎正步入快车道,这将成为门锁行业转型的一次跳跃。到目前为止,我国智能门锁业的生产厂家已经超过1300家,近2800个品牌,投资者急于尝试,品牌商蓬勃发展。但潜在的问题也是很多的。

越是繁荣越是混乱。
创业者们纷纷涌入智能门锁业,创造了一个充满活力的行业,但是决定这个行业是否繁荣的不是数量,而是质量。智能锁刚刚进入物联网时代,看起来空前繁荣,但是在这个井喷式发展的行业,却存在着各种各样的问题。智能化锁具阻碍自身发展,主要有以下三个问题。
第一,小车间建设,数量产品质量堪忧。
五月份的“小黑箱”事件是智能门锁行业最大的舆论。八月份的新闻报道说,在一个网络会议上,记者们用3D假指纹来制作泥浆和橡皮泥,成功地解开了实验者的指纹锁。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正在对电子门锁产品质量进行抽查。智能门锁的常见问题——信息保护,防损,报警功能,锁芯质量等是现场检查的重点。这就是“小车间”的“弱点”。
市面上霸道的“小作坊”根本没有合法完备的生产检测设备及研发人员。甚至,利益取向也在风口浪尖上迷失方向。智慧门锁的前景令人担忧。
几乎没有均匀竞争的竞争。
据悉,智能门锁行业几乎100%由渠道经销商、制造商和上游供应商组成,只有少数供应商提供锁芯、指纹传感器、芯片等核心零部件。市场上的智能门锁大多是顺德、南海等地厂家生产的,这主要是受技术发展瓶颈和研发成本的制约。主要由WiFi,ZigBee,蓝牙,红外线等技术组成控制开关。
实际上,不只是门锁,几乎所有的智能家居产品的功能都是暂时固定在交换机上,通过APP来连接其它产品,以监控家庭环境,语音通信等功能,门锁作为入门产品更是如此。冰冻的研发空洞化,单靠上市品牌就能生存生产,统一做同样的事,模仿已成为常态,围绕智能门锁和驱动应用的开发者很少。
人太少”,产品供过于求,这是不现实的。
粗体标识是多数媒体标识智能门锁行业现状的标志。这个市场是均匀的,并且趋于分散。
模糊的市场规则,模糊的品牌定位,但制造商的增长速度依然惊人。根据统计,我国智能锁的普及率仅为5%左右,根据电子科技余生网的数据,智能锁大销售的市场份额仅为2-5%。所以,虽然2017年销量达到800万套,但却有2000多家企业联合起来。一般家庭只有4000套,最大的每年也不过400000套。国产智能锁市场分散。用户使用情况虽然比16年前有了很大的改善,但供需市场仍然僵化。
不再玩弄“流氓”,品牌最终走向自封。
第一,潜在的质量在眼前利益驱动下被忽视。
它似乎位于一个巨大的消费市场上,拥有巨大的利润空间和新产品来吸引人们的注意力。但是,由于研发成本的瓶颈,几乎所有的制造商都遵循安全特性的叠加,在安全可靠的旗帜下“绑架”消费者。有些甚至是走捷径。最终,他们在“小黑盒子”中“消费”,匆忙逃离。
上月,一名中国移动电话作者就租住期间的智能门锁闭、密码提示过期和机械钥匙丢失等问题提出投诉。经过协商,管家说没有钥匙被毁,而且维修人员说电池已死。
仅靠密码授权对出租房屋进行管理,可以大大降低管理和操作成本,避免机械锁钥匙不及时收回,出租时必须更换锁具等问题,而安全问题则成为其附件。
准入门槛低
随着智能门锁行业门槛的设置、监管的不到位,很多投机者利用虚拟优势,品牌商逐渐失去了标准。
据悉,原国家质检总局于2016年对浙江、江苏、河南等地的智能门锁进行了抽查,发现有15批产品质量不合格,检出率不等。产量为16.67%。七月份,广东省质量监督部门对广东省智能门锁的相关风险进行监测,该省是智能门锁生产的主要省份,占全国产量的65%。经检测发现,十分之一的被检产品存在缺陷,易开锁的主要是三锁或无锁。另外,行业中主流产品也开始失去原则性,成为问题产品,品牌商成了“小卖家”。
安全性问题成了消费者不会购买的“绊脚石”。
据今年出版的2008年《中国智能锁消费白皮书》显示,尽管中国对门锁的需求很大,但仅有5%左右的门锁进入中国,主要集中在一二线城市。有超过20%的用户没有听说过智能锁,15.5%的用户正在使用或者打算更换它。尽管智能门锁已经走进了消费者的视野,但它还是一个新兴的行业,消费者的门锁意识还比较淡薄。
这起“小黑盒”事件虽然引起了恐慌,但其内在的安全问题已经成为门锁市场的痛点,令有意消费的人望而却步。另外,由于智能门锁安装工艺复杂,没有统一的门锁熔合标准,售后服务难度大,部分门锁性能不佳,电池寿命短。这个问题也影响到消费者对智能门锁的信任。

     
上一篇  绿色建筑采用环保节能产品,一定程度上减少了各类能耗  
下一篇  智能家居产品是否有研发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