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工智能技术创造一个连接实体经济的数字转型生态

 人工智能,数字转型,这可能是我们即将告别2020年时为数不多的有正面印象的词汇。

在疫情的冲击下,已经逐渐见底的人工智能再次爆发。测温设备、服务机器人等各种硬件产品进入大众视野,企业争相布局AI+。在资本的推动下,很多人工智能企业纷纷开始IPO进程。
远离大洋彼岸的硅谷,终于在今年最后一个月迎来了久违的IPO狂潮。继Airbnb和DoorDash之后,另一家科技公司C3.ai成功登陆纽交所。
据报道,C3.ai是一家专门为企业提供ai服务的SaaS公司。其主要业务是提供低代码甚至零代码的工具、应用和AI能力,帮助各垂直领域的客户公司将AI整合到运营中,更好地实现数字化转型。
该公司最初计划以每股31-34美元的价格筹集约5亿美元,目标估值约为40亿美元。然而,在周二上市后的第二天,其估值直接飙升至100亿美元(约合650亿元人民币),并在经历了一些波折后继续上涨。
为什么C3.ai能取得如此骄人的成绩?第一个功劳归于当归的创始人托马斯·贝尔。
这一年,年近古稀的老人,刚刚打破圈子,引起了此刻的关注,这意味着姜太公出山了。其实他在硅谷摸索了将近40年。在此之前,他已经创建了一家市值超过100亿美元的公司,最终以68亿美元的价格卖给了甲骨文。现在,他又和亿万富翁一起踏上了征程。
这让我们很好奇C3.ai是谁。
成为极客,成为推销员。
年轻。这是C3.ai的第一印象
点击其招聘界面。是一群肤色不同,笑容满面的年轻人,并肩站在足球场上,为一家直接把“AI”放在大牌上的公司拍摄招聘页眉。甚至这家公司的股票代码也选择了“AI”。不过,其实这家公司这几年也不是一波活动。创始人托马斯·西贝尔的过去不是一张白纸。
本科毕业后,西贝尔首先在爱德华州工作了几年,从事打包干草和建筑工地的工作,然后回到校园,获得了两个硕士学位,其中一个是计算机科学。
在他的研究过程中,他在一篇发表的硕士论文中展示了一种可以提高数据库运行速度的算法,这让甲骨文的拉里·拉里·雷利逊(LarryEllison)非常关注他。当时,甲骨文只是一家从事关系数据库开发的年轻供应商。
西贝尔的加盟给这家还在温饱线上挣扎的公司带来了巨大的惊喜。加入甲骨文后,他的第一份工作是产品销售员。由于他卓越的专业知识和销售技巧,他在短短一年内被选为年度最佳推销员,并在硅谷赢得了声誉。
然而,真正让他证明自己价值的事情发生在三年后。这时候,西贝尔不仅知道如何销售,而且在技术开发领域处于领先地位。他已经证明,他可以把甲骨文数百万美元的数据库卖给真正想要的人,只需要通过电话沟通,不需要离开家。
为此,西贝尔设计了一个名为Oasis的“自动销售信息系统”,类似于如今电子商务从业者常用的CRM(客户管理系统)。这使得销售人员更容易筛选潜在客户,并大大减少了相关的会计工作。
不久,西贝尔正式离开甲骨文。虽然我们很难验证他当时选择离开的真正原因,但是在最近一次Sibbel关于C3.ai的采访中,我们可以窥见他当时的逻辑:
“今天的微软战略与比尔·盖茨离开哈佛时的计划完全不同,今天的甲骨文也不像1979年拉里·埃里森创立的公司。
今天的市场正以一种有趣的方式发展。成功的公司不应该由更善于执行商业计划的人组成,而应该由能够站稳脚跟、有韧性的运动员组成。只有他们才能应对逆境、变化和任何突发事件。"
一直以来都是能让Sibbel感受到快乐的事情,去适应时代的变化,去推动面向实际场景的技术创新。
第二,从能源到AI。
C3.ai成立于2009年。其实它最初的定位并不是提供AI服务。
自从出售SiebelSystems之后,Sibbel主要从事非营利工作,直到他在EnergySector主持了一系列关于能源问题的座谈会,突然想到一个想法——是否要为能源公司开发一个软件,帮助他们更高效地管理输电工作。
西贝尔的执行能力非常出色,她立即加入了她的老朋友帕特里夏豪斯(PatriciaHouse),共同创办了这家公司。当时叫C3Energy而不是这个名字。
公司成立后,他们很快步入正轨,与思科、陶氏化学、通用电气等大公司达成合作。
好日子没多久。同年8月,全球油价大幅波动。为了应对潜在的风险,能源公司立即暂停了许多非紧急费用,包括C3提供的软件服务,这使得刚刚起步的C3陷入了困境。
这时,西贝尔在电网设备的风力发电机和电线杆的数据中发现了一个更有价值的产品理念。带着成败的心态,他做了一生中最艰难的决定——一口气裁掉110名员工,知道这家新成立的公司总共只有150人,剩下的都是技术人员。
作为一家软件公司,Sibbel希望重塑其核心产品。经过两年的艰苦探索,C3终于重新开始,新的产品仍然面向工业领域,而产品功能是帮助客户收集生产过程中的各种数据,并逐一导入到C3定制的应用中,最终实现智能监管和干预。
可以看出,从那以后,C3将其产品集中在工业物联网上。
C3提供的物联网服务绝不仅仅是为了帮助工厂实现数字化管理。除了收集设备本身的数据,C3还将帮助企业系统地总结更多相关的外部信息,然后通过定制的应用程序进行长期处理。这就像是在西贝尔早年开发的“自动销售系统”上增加了一个机器学习功能,用最前沿的AI技术对其进行改造升级。
正是因为这个原因,综合实力不强的C3无法被微软、亚马逊等互联网巨头所替代,尤其是在军工、能源等领域。为了在这些远离C端市场的地方站稳脚跟,需要的是一种“在地上飞”的姿态。
第三,做一个地上飞的公司。
现在全球范围内,从事AI业务或者将要从事AI业务的公司大致可以分为两类。
一种是发展到一定规模,必然需要向工业互联网过渡的巨型互联网公司。他们试图利用人工智能技术创造一个连接实体经济的数字转型生态,从而开辟新的增量市场;另一种是由一些沉浸在本地AI技术的专家学者主导,然后成立一个在特定领域存在巨大技术壁垒的独角兽企业。
这两种模式,一种是靠东西赢,一种是长期积累技术赢。显然C3.ai不能很好的应用。
这些解决方案在其官网上的示意图与阿里巴巴、华为等公司提供的AI解决方案非常相似,但最大的区别在于,原本出现在中心云的数据分析模块是由C3AISuite架构的。
这是一种非常独特的模型驱动架构,其中新增的“抽象层”可以节省开发人员大量的代码编写工作,大大降低应用开发的难度,更快完成定制部署。
独立研究报告显示,与传统的“结构化编程”方法相比,C3AI的模型驱动架构可以将开发人员需要编写和维护的代码量减少99%,将开发和部署AI应用程序所需的工作量减少26倍。
这项技术创新为C3筑起了一道独特的护城河。
再加上微软在C3投资5000万美元,对于C3来说,微软的投资可以起到非常好的背书作用,为上市后融资铺平道路,而微软希望与C3保持长期合作,将C3的服务放到Azure上完成技术地图。
你要经历沧桑,你要保持年轻。

温馨提示:内容仅供信息传播,供参考.

来源:亿欧

     
上一篇  图巴兔推出“防疫”装修行业服务标准  
下一篇  科技在两轮共享旅游产业中的使能作用开始显现